听陈瑞老师执教《生活中的轴对称》有感听陈瑞老师执教《生活中的轴对称》有感 陈瑞老师教学开放周执教的《生活中的轴对称》这节课,是从“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四个环节展开的,整节课环环紧扣,思路清楚、流畅。 本节课从生活化、情趣化的情境引入,运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的“数学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主线,设计动手折纸、剪纸、观察简单的图案设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及表达个人感受和想法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中产生了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践、探究、合作与沟通对轴对称的特点产生正确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因此,对轴对称的探究过程就成为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在本节课中,陈老师还多次使用了多媒体来演示对折过程,这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并展示了学生的作品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培育了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认识数学的学习是与生活联系是紧密的,这对今后的几何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育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几何的兴趣。 本节课还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我学习: ① 这节课是关于轴对称的概念课,是概念的生成过程与概念的深化过程.陈老师从丰富的具体实例出发,让学生抓住轴对称的本质,从而得出轴对称的概念,进而通过正、反例辨析,进一步深化了轴对称的概念。 ② 课堂中,由生活中的图形:蝴蝶、脸谱等过渡到几何中的图形,然后再抽象出数学的概念;概念形成之后又让学生动手活动进行深化概念,这些都做得很到位。 ③ 本节课充分借助了多媒体进行有效教学,在很多环节都能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来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④ 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而在本节课中,充分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折纸、剪纸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知识的体会更深刻。 然而,这节课在一些关键的概念,如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没有充分让学生思考、沟通,学生对相关概念没有达到理解,所以就难以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