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故事集 周恩来总理几套服装一穿就是几十年,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有时还穿着织补过的衣服接见外宾。身边工作人员提醒他礼服早该换了,他笑着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见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衣服可以不用缝缝补补了,但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 2.周恩来严以律己 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向地方开支后,他非常生气。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开具账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3.周恩来坐火车拒绝包厢软卧 1937 年秋天,为了进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要去石家庄会见国民党的卫立煌。随行的警卫员考虑到周恩来总是废寝忘食地工作,长期睡眠不足,鼻腔又常常出血,路上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就请后勤的同志去买火车包厢票。周恩来知道了,立即加以阻止。警卫员只好说:“那就买软卧吧!”周恩来还是不同意,说:“不要软卧,就买普通票。路不长,在车上只过一个晚上嘛!” 4.周恩来不忘过去 周恩来同志在三年困难时期,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5.周恩来的“休息观”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同志就因工作忙碌被人比做古时的周公旦。大家都称周恩来“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到了“文革”期间,周恩来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留法时结识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于 1968 年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周恩来总理却回答说“我做不到”。 6.周恩来参加劳动不特别 1958 年的一天,当周恩来率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领导干部到北京十三陵水库施工场地参加劳动时,有人建议他带一位医生去,周恩来却说:“到了施工场地一点也不能特别,我即使有点毛病,应该和大家一样,请施工场地的医生看看就是了!”一到施工场地,周恩来就叮嘱随身的警卫说:“到了这里,一切都要按这里的规矩办事,一点也不能特别。”施工场地指挥部的同志在分配劳动任务时,说了句“我们欢迎首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