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_第1页
1/5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_第2页
2/5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_第3页
3/5
大肠杆菌紫外线诱变及抗药性菌株筛选0740063 阿噟兰1.前言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但某些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性,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能抵抗抗生素的性状。在自然情况下,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很低,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想要获得有抗性的细菌是很困难的。当给与适当的物理条件时,其突变率会大大增加。如当用 α 射线、β 射线、γ射线、Χ 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线、微波等物理因素辐射时,能够促进遗传物质突变。DNA 对紫外线(UV)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紫外线引起 DNA 结构变化的形式有 DNA 链断裂、碱基破坏、胸腺嘧啶二聚体等。因此,紫外线通常作为诱变剂,用于微生物菌种选育。一般细胞分裂越旺盛,诱变剂量越大,突变率高,诱变最有效的波长 253~265 nm。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对于获得较高突变率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菌株死亡或诱变不充分而降低诱变效果。在紫外线诱变下,菌株发生不定向的突变,想要得到需要的特向变异必须对诱变后的菌株做筛选。本实验想要得到的是能够抵抗抗生素的菌株,因此可以用抗生素培育基作为筛选培育基对菌种进行筛选。若菌株没有发生定向突变,则该菌株不能在抗性培育基上正常生长,只有发生了定向突变才可能在筛选培育基上正常生长。紫外线对于菌株有诱变作用外,对菌株还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因为紫外线改变了菌株的基因结构导致菌株无法正常生长繁殖。因此,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在合适的照射剂量的设置下,比较不同不同照射剂量下的致死效果和突变率,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在分析死亡曲线和诱变率曲线的基础上,能了解诱变育种的机理和方法,为做进一步的诱变实验做准备。2.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菌种:大肠杆菌仪器:超净台、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培育箱、磁力搅拌器、培育皿、涂布器、移液管、移液器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相关试剂、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生理盐水实验方法2.2.1 制备培育基普通培育基——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400ml):牛肉膏 5g 蛋白胨 10g Nacl 5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按配方配制好培育基后置于灭菌锅中 115℃ 15min,倒平板,4 皿*15ml*5 组+2 皿*15ml=22 皿*15ml=330ml筛选培育基(200ml):含抗生素 50mg/L。(卡那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结合细菌核糖体的 30S 亚基上的 16SrRNA,阻断细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