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反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反思第 1 篇 教学目标: 1、 言:梳理庄、惠辩论的过程及其规律。 2、 意:理解庄子的思想。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二、一读课文,读准读通 1、 同学自由朗读,圈画自己不确定的字音和停顿。 2、 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留意听字音和停顿。 3、 齐读课文。 三、二读课文,读懂故事 1、 同学演绎对话。 2、 梳理庄子、惠子二人的辩论过程。 四、三读课文,读懂庄子 1、 品"庄子之知',理解庄子"物我齐一'的思想。 2、 品"鱼之乐',理解庄子"进展自然本性'"自由'的思想。 五、 再读对话,课堂总结 篇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出示 PPT1。 /惠子: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二、正读 1、师: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音,留意停顿。生自由大声朗读(1 分钟) 2、指名读。(1 分钟) 3、同学评价。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2 分钟) 4、我会读:师出示 PPT2。(5 分钟) "鯈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 你应当读出?(沉着,悠然,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对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灵,沉着)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确定,毫无争论)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布满才智,诙谐) 5、再读。师:我们再全文读一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1 分钟) 三、译读 1、师:我发觉同学们比刚刚读得好多了,入镜了!下面请同学们对比解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2 分钟) 2、PPT3 出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师:庄子也很留意这个"安'字,第三个怎样理解?(哪里、哪儿) 四、演读 师:我们知道当时两人的对话特别简洁,如今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对话加上一些话,重现一下 2000 多年前濠水边上的那场争论。 老师读表达部分;包秀钦读庄子;陈静读惠子。 五、辩读 1、师:我们看到了特别可爱的庄子,特别认真的惠子。同学都不仅入镜了,也入情了,那么,他们俩争论的问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