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乡镇干部激励机制调研报告 建立乡镇干部激励机制调研报告 乡镇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政权组织,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落实者。随着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实施,乡镇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要求越来越法律规范化、精细化。构建乡镇干部激励机制,是推动基层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XX特区党委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乡镇干部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现状 XX 特区共有干部职工 XXXXX 人(老师 XXXX 人),其中乡镇干部职工 XXXX 人(老师 XXXX 人),占全区干部职工的 XX%。乡镇干部长期面对“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重工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展倾注的心血。但他们处境艰难,待遇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不对称。XXXX 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人大主席团、纪委、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工、青、妇等机构和组织按有关规定和章程设置,不设办事机构,其具体事务由党政办公室或其他办公室承担,领导实行交叉任职或兼职。在领导职数上,乡镇定党委书记 X 名(兼任乡镇人大主席)、乡镇长 X 名,党委副书记 X 名(其中 X 名同时担任乡镇长,一名担任纪委书记),乡镇副乡、镇长根据乡镇的实际进行设置,政法委书记与武装部部长实行一肩挑,人大专职副主席 X 名。根据乡镇的实际,综合设置 X—X 个(有的乡镇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如 XX 镇)办事机构,将人事关系由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合并调整为 X—X 个(有移民工作任务的乡镇成立移民工作站),相对特区 XX 个部门单位来说,乡镇每个单位和机构都承担着上级多个部门的业务工作任务。加上教育、农业、畜牧等单位人员上划管理后,乡镇对上划人员看得见管不着,机关是管得着,看不见,出现了既没达到技术业务管理的要求,又没有把技术业务从乡镇工作中脱离出来,导致相互推诿、争权的现象发生,减弱了乡镇抓工作的力量。 (二)权责不一致。一是乡镇有责无权。在乡镇一些具体工作中,如乱搭乱建工作整治,由于没有主体执法资格,存在着不管有责任,要管是违法的现状。由于有责无权,严重束缚了乡镇工作的手脚,给基层干部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带来困难。二是机关有权无责。从机关部门来说,为了减轻责任,对业务工作实行以责任书,或者拟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把工作任务和责任直接分解到乡镇。由于权责不一致,导致乡镇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