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陈述与落实的案例讨论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每位老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老师专业化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老师教学设计过程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教学设计。由于笔者自身是做老师培训工作的,工作对象只有两类,即参加工作三年以下的新手型老师和工作三年以上的经验型老师,从日常的接触与观察中,发现这两类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不同的,因此,试图通过对这两类老师教学设计的过程进行对比,发现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过程干预,以提高老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二、 经验型、新手型数学老师教学设计过程的对比 为了解新手型、经验型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流程,我们对 34名实验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 3.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进行哪个部分的设计? 4.你在设计某项教学活动时关注的是什么? 5.你的设计在实施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对老师的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表-2 经验型、新手型数学老师教学设计过程对比表 项目 经验型 新手型 流程 看教材--想学生---借助经验---成稿 看教材---上网找---剪切粘 依据 以往经验 自我感觉 核心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关注点 学生状况 形式新颖 困惑 缺少跟进方法与策略 事与愿违 从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新手型老师还是经验型老师,他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还是教学活动设计,没有真正将教学设计的核心转移到教学目标设计上来。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如何促进老师将教学设计的重心转移到教学目标设计上来,笔者进行了三方面的案例讨论。 ㈠ 系统分析教材,引进教学目标陈述技术,准确陈述教学目标的案例讨论 课例《角的初步认识》。 1.对教学目标的五次表述、分析、干预及调整过程 第一次:老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学目标,只有教学过程。 干预:针对这种情况,请老师补写教学目标。 第二次:老师补写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角,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育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分析及干预:从知识目标来看,可操作、可检测的功能没有显现出来。如,“初步认识角”,学生达到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