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业务学习笔记 不一样的教育---读《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感悟我刚读完王维审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的自序,题目就是:不一样的教育。能够促使我仅仅对一个自序就想写出心得感悟的书不多,自有吸引我的地方。尤其是现在遍地泛滥的什么名师、特级老师、骨干老师都纷纷出书。放假时学校买了许多书,让老师们每人挑一本,拿起这本书也是偶然,因为我没听说过王维审,也不知是何许人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随便拿了一本而恶已。但是当我看完 4 页的自序时,我就不由自主地坐在了电脑前,因为仅仅着 4 页的自序就足够我静下心来写一片读书感受了。 王老师说,“教育是一个舞台,我们都在扮演一个相同的角色—老师。只不过这样的扮演,有的顺风顺水,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平常平凡,有的精彩精致。庆幸的是,我们都没有选择放弃。”是啊,想想,大家都在一学校,每天都是一样的时间,但有的老师常常出现在区里的基本功、希望杯舞台上,有的却从未参加过这类的活动;有的老师在区里本学科已小有名气,有的却是无名之辈;有的老师每天都在忙碌充实中度过,有的却如闲云野鹤,优哉游哉;有的老师把自己的工作做得精彩绝伦,可圈可点,而有的老师却把工作干得平淡如水,枯燥无味。但是无论怎样,我们也却是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下来。 王老师在自序中讲述了自己的读书从教经历,小学,上的是村小,初中,上的是村联办初中;工作十九年,有十四年呆在农村,做过校办工厂的工人,被剥夺过上课的权利,也曾经被“发配”到最偏远的联中;学的是历史专业,却一直教的是数学学科,在职称评定中屡屡碰壁。看起来,他根本就不具备再=在体制下获得成功的条件。假如他同意,凭着上述三点,他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混过老师生涯的每一天。但是,他却选择了用文字来安顿生命里的痛感,并通过教育写作让自己的精神与磨难一起扎根。在持续的写作中,他可以轻易通过喧嚣和喧闹,开始一场场关于教育的冷静思考和深度感悟。 王老师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教育已经不再是鲜花和荣誉,而只是一份宁静的守候;教育已经不再是职业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掌声,我会行走;没有掌声我亦会行走。”在持续的写作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和依靠。迄今,王老师已经撰写了七百多万字的教育随笔,其中有一千多篇发表在《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应邀到全国各地做教育讲座一百多次,被多所学校聘为教育成长导师;在《湖南教育》等四家杂志拥有了自己的教育随笔专栏;被《中国教育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