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混业经营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

混业经营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_第1页
1/14
混业经营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_第2页
2/14
混业经营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_第3页
3/14
混业经营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讨论[摘 要]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参加 WTO 后如何确定产品创新的战略目标和策略,发挥核心产品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从而赢得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是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混业经营制度下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入手,分析了国内分业经营制度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存在不能有效利用各要素市场,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缺乏及其原因。在此根底上,作者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目标路径和步骤;在混业经营制度下的产品创新战略定位选择;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策略,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创新、平台创新和产品创新。 [关键词]混业经营,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战略 参加 WTO 对我回金融业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巨大的冲击要求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与国际金融业的全面接轨,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清楚、正确地认识国际金融业开展历程和开展趋势。国际金融业的开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29 年之前的世界各国金融业大都实行混业经营;20 世纪 30 年代至 70 年代末,以 1933 年美国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分业限制在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先后取消,以及 1999 年 11 月 4 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效劳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揭开了金融业又一次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篇章。如今,西方兴旺国家银行全能化趋势日益增强和加快,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一大开展趋势。本文围绕混业经营制度下产品创新战略开展讨论,对国内产品创新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实现混业经营的目标路径和步骤,并就混业经营制度下产品创新的战略定位、策略选择进行思考,以期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一、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及其优势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从宏观层面考察,属于金融制度范畴;从企业层面考察,属于组织经营方式。金融制度反映一国的法律制度规定,比方,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美国原来的分业监管制度。金融企业组织经营方式那么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委托代理、战略联盟、金融集团和全能银行。比拟这四种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委托代理是浅层次混业经营,而且有关监管规定没有认为是混业经营,目前是我国银行业最普遍的形式。战略联盟是合作方式的混业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经营主体保持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混业经营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