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1页
1/10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2页
2/10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3页
3/10
精品资料整理[诊疗技术名称]******法/*****技术[简介]诊疗技术的应用简介[适应症]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该诊疗技术的操作规[注意事项]该诊疗技术的注意事项请各科室根据科室上报的中医诊疗技术目录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请勿必于 2013 年 5 月 10 日(星期五)之前上报医务科,逾期未交将根据相应检查奖惩进行处罚。产科中药湿敷中药灌肠熏洗刮痧穴位贴敷艾灸针灸穴位注射精品资料整理[诊疗技术名称]中药湿敷[简介]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应症]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禁忌症]1. 一般科疾病不宜使用。2. 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操作规]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注意事项]l. 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挤得不干不湿,恰到好处。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了药液漫流。2.药液不要太烫,防止烫伤。3.药物组成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作适当的调整和化裁。4.在应用湿敷疗法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熏洗、药物服和针灸等疗法,以增强疗效。5.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诊疗技术名称]精品资料整理中药灌肠[简介]诊疗技术的应用简介[适应症]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病人禁用灌肠治疗。[操作规](1) 保留灌肠前,嘱病人排便,以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尽量不采取大量不保留灌肠,以免刺激肠蠕动,使药液不易保留。(2) 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3) 测量药液温度,391〜4LC,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 30〜40cm。(4) 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髙臀部 10cm 左右,暴露肛门。(5) 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 10〜15cm,用胶布固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