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使徒行者 2 谍影行动》观后感影评 5 篇 电影《使徒行者 2 谍影行动》观后感影评【一】 没想到,看《使徒行者 2:谍影行动》的时候哭了。 有泪点的地方不少。 张家辉失踪后,吴镇宇扮演的警长直接向上级表示自己更关怀手下的安危,而不是硬盘去向。 这里有一个心理情境的设置,张家辉之所以生死未卜很大部分是因为吴镇宇命令直升机撤离现场。 吴镇宇当时处在两难情境中:一者是保住硬盘,履行他作为警察的责任,一者是解救受难的张家辉,这是友情和人性发出的吁请。 当然,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另一个因素在起决定作用直升机覆满弹孔,即将宕机。 在此情形下,吴镇宇最终选择保住硬盘。 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的选择导致张家辉下落不明陷入自责,张家辉与他的关系超越了长官与下属的权职关系而上升到纯粹的兄弟之情。 这并不是《使徒行者 2》中仅有的涉及兄弟情的桥段,更大一部分还埋设在后面,等待观众发现。 这就是发生在张家辉和古天乐之间绵延三十年的兄弟情。 而此时此刻,他们成为了正邪对立的两方。 对于张家辉来说,一方面他要履行自己作为警察的职责,另一方面,他则希望曾经救过自己一命的童年玩伴能改邪归正。 两者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徘徊在道义和私利之间的两难抉择,这正是法哈蒂发现的叙事法则。 而对古天乐来说,情形更加复杂。 自小就被当特工训练的他基本上已经被洗脑,但人性的善仍然潜藏在他的心底,等待激发出来。 卧底的身份决定了他具有双重人格:在警司里当称职的警察,在家当好丈夫和好父亲,与此同时,他为恐怖组织服务。 除此之外,他还要面对童年记忆带来的侵袭。 他屡次帮助张家辉脱险:推开张家辉让自己中弹,对决时放弃杀掉张家辉…… 他内心的冲突是非常剧烈的,电影得到了呈现。 张家辉和古天乐之间的兄弟情已经不再是老式港片中宣扬的纯粹的义气或情义,这指的是可以为了兄弟出生入死。 《使徒行传 2》因为加入了谍战元素,张家辉和古天乐之间的兄弟情变得更加复杂。 这里有对人性的洞悉,对善恶的探讨——人并非一贯的善或恶,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并受环境影响。 我想这是很难得的。 大多数警匪片在动作场面上下足功夫,情感线仅仅作为辅助元素,这也成了它们诟病的原因。 《使徒行者 2》相当不同,前半部的悬疑点放在“找卧底”上,这是我们惯常看到的谍战片的套路。 后半部的悬疑焦点则转移到了“谁是兄弟上”,这种将悬疑和情感相互结合的思路,使得《使徒行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