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入门学问讲学 如今可能很多人都会使用电脑玩玩耍,但缺乏一些理论电脑学问,其实多少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些入门学问的,下面是学习啦我整理的一些关于电脑入门学问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一、计算机原理/机器语言原理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 CPU (中心处理单元),这是一个有着众多引脚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全部动作均由其内部的“电子运算”而最终产生。从理解的角度上,可以把 CPU 看作是一套“商定”的集合。当我们通过一些引脚告知它“1”、“加”、“2”、“运算”、“输出”等信号时,通过 CPU 设计制作时固定好的“商定”,在其另一些引脚上输出“3”的信号并通知显示设备显示出“3”的图象,我们就此得到了结果。——这些“商定”就是该 CPU 的机器语言。 不同的 CPU 有着不同的机器语言。不同机器语言基础上的软件无法通用。某一厂商新型的 CPU 为了软件的通用性往往向其早期的 CPU保持兼容。机器语言是一切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的基础,是计算机最终识别并执行的指令。 任何的机器语言都只接受两种信息:“指令”和“数据”;指令是告知 CPU 做什么样的动作,而数据则是动作的对象。比方上文中的“加”、“运算”等是指令,而“1”、“2”是数据。从形式上讲,指令和数据都是二进制信息。但假如将数据当成指令交给 CPU 处理,通常 CPU 会无法理解而死机;反之假如将指令当成数据交给 CPU 则不会引起任何恶果,由于数据不会引起 CPU 任何的动作。 为验证这一说法,你可以任凭将一个文件的扩展名改为 COM 在DOS 下交给系统执行;也可以将指令处理器 COMMAND.COM 的扩展名改为TXT 用记事本打开(切记不要存盘!)。 二、二进制和计算机存储单位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由于表示两种状态的物质比较简洁找到,比方电灯的“灭”和“亮”以及磁场的“负”和“正”。二进制其实就是“逢二进一”。在二进制里,“0”还是“0”,“1”还是“1”,但“2”就写成了“10”(请读成“壹零”而不要读成“十”),同样,“3”是“11”,“4”则是“100”——这种牺牲了位元的做法虽然铺张了存储单元但却相对较易实现。 表示二进制的位元叫“位”(Bit)。一个位有两种属性,“0”或者“1”。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位操作系统”或者“--位真彩色”里的“位”就是这个“位”。 计算机的基本存储单元是“字节(Byte)”。一个字节由 8 个“位”组成。 1024 个字节称为 1KB。为什么不是 1000 而是 1024 呢?由于在二进制里多一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