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就是一种财宝星期四下午,照例是教研活动时间。校长、教导主任和全体数学老师都参加了活动。这次,我们讨论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的教学。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翻开教参,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文字:“为了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刚开始讨论教学目标时,老师们就形成了鲜亮的两个对立派。一部分老师看到这一内容的第一反应是这就是他们曾经教过的归一、归总问题,教学的重点应是教会学生解决归一、归总问题。而另一部分老师则认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教会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重在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彭志刚老师还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无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整理信息都可以,可以是列表,也可以是画图,还可以是其他的,不一定硬是要强调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信息。” 在教学重点的把握上,老师们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一致认同,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老师们讨论的思路,我在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上了教研课。课后,老师们再次就这一堂课进行了沟通。 罗老师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本堂课的重点十分突出,课堂中老师一直在紧紧围绕列表这个重点教学,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 何老师接着说:“是啊,课堂中师生相互配合,学得非常融洽。但是,有些学生好像对列表这种方法掌握得并不好,一些同学把收集到的信息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列到了表里,还有的同学弄不清表格里到底该填哪些内容。” “是的,学生在做练习题时,我特别看了一组学生的情况,平常学习较好的两个学生所列出的表格都有问题。看来,这节课的重点陈老师是抓住了,但是突破得并不成功。”彭校长非常严肃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事后,我对班上的 50 个学生做了调查,发现能准确列出表格解决问题的学生只有一半。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没有详细地指导学生列表格的方法,将教学重点落在了“表格”上,却忽略了如何“列”表格。我重新阅读教材,教材中的这样一句话锁定了我的目光:“可以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并列表进行整理。”这里“需要的条件”指的显然是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于是,我重新制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