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近年来,耒阳市紧紧围绕“工业兴市、园区兴工、项目兴园”的基本思路,切实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来建设,作为引领经济进展增长极来打造,着力推动规划建设,不断夯实园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园区项目建设,提升园区经济总量,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和跨越式进展。 一、经开区体制机制现状 耒阳市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成立于 1992 年,原规划面积 6 平方公里,2024 年调区扩区后总面积达 11.33 平方公里,标准厂房建成面积达 42 万平方米,已成为我市经济进展转型主阵地。2024 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115 亿元,同比(下同)增长 14.84%;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70 亿元,增长 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23.10亿元,增长 14.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49.87 亿元,增长6.74%;实缴入库税收 3.9 亿元,增长 8.33%,其中工业税收 2.4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55 亿元,增长 13.43%;共申报专利 323件,专利授权 121 件。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经开区进展,积极探究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将经开区打造成为产业进展集聚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一是优化机构,夯实基础。2024 年经省编办批准,开发区与东江工业园合并升格为正处级单位,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主要负责招商引资、制定招商引资政策、组织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活动、健全招商引资机制等工作。根据衡阳市委编办批复(衡编办〔2024〕37 号),科学制定园区“三定规定”,进一步优化园区机构设置,目前经开区管委会下设内设 9 个机构:办公室、招商合作局、产业进展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服务局、财政局、组织人事局、应急管理局。企业进展服务中心为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另有纪工委、机关党委、企业党工委等党群部门,并管理三架街道办事处、大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进展投资公司。 二是优化队伍,配强人员。经开区机关核定专项编制 45 人,设党工委书记 1 名,管委会主任 1 名,副主任 3 名,纪工委书记 1 名;内设正科级领导职数 13 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1 名、中共耒阳市经济开发区企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 1 名,纪工委副书记 2名),副科级领导职数 11 名。现在编人员 43 人。2024 年经衡阳市编办批准在办公室加挂企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核增 1 名专职副书记(正科级)。2024 年 3 月,衡阳市委、市政府任命市委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