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考古好玩读书报告

考古好玩读书报告_第1页
1/2
考古好玩读书报告_第2页
2/2
《考古好玩》读书笔记 《考古好玩》是一本介绍考古学的书。此书用较通俗的语言来介绍和讲述考古的人、考古的过程和方式以及考古的故事。正如书者所述:“本书不过是初写作、浅解读而已,但却是这些年力求把专业语言转化成公众语言,把专业知识转换为社会文化常识,把考古学扩大到公众考古领域,把考古人的学术生态扩增为知识分子本应肩负的社会公共职责的一个缩影。” 从《自序》中,可以看到笔者作此书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使考古更公众化。的确,此书揭开了考古的神奇面纱,改变了不少我从前对考古的看法。 “偷坟掘墓”是之前我对考古学的第一印象,但现在看来非也。从考古上的三个工作流程——发掘文物、整理文物、对挖掘出来和整理出来的文物进行讨论,我看出了考古并不只是挖别人的坟墓,也并非傅斯年先生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或是考古人演绎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动手动脚找东西”那样,而是要能做且能述。 再来说一说对考古人的认识,难免会将其与田间的老农相联系。“根据会不会挖和在野外考古的时长来定性一个人是不是考古学家,在业内来说,是衡量一个考古学家基本公的起码标准”从此文段中不免对考古学家和考古有新的认识,考古不是书斋里的学问,需要大量的田野考古实践。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考古人性别的问题。过去有个偏见,女性不能很好的从事考古这一行业。但是,从曾昭橘、哈里特·博伊德等女考古学家来看,“考古,没有让女人走开;考古,给女人倍添传奇”考古并非男性的天下,也有不少巾帼辈出。 还有对于考古工作,也有了新认识。考古工作并不像到埃及法老的金字塔探险那样的冒险,也并非是专挖帝王陵。田野考古在想象中是趣味无穷的,但实际上也着实不容易。“带有劫掠探险、寻宝目的的行为以及取得资料的手法最多只能说是文物发现而已,都不能和后来考古学的讨论目标与科学方法相提并论”。在第二章《考古队》和第一章中的《考古人是最基层的知识分子》中,我看到了考古工作的困难。首先就是与当地的群众的冲突,再次就是田野考条件的艰苦,还有文物保护的困难。看来,考古人的工作不是挖一挖土就完事儿了的,远远不是那么简单的。 考古等于鉴宝吗?之前的认识的确如此,总以为考古者可以鉴定其年代、价值。原来“考古不藏古”是考古人的行规。考古工作者每天的工作也不是守着价值连城的文物做讨论。“学术为上,鉴定为下”,考古与鉴宝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壑。 苏秉琦先生认为:考古是人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考古好玩读书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