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接工艺胀 接 工 艺 1 胀接前的准备工作 1.1 受热面管子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 管子表面不应有重皮、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等缺陷。当管子表面有刻痕、麻点等其他缺陷时,其深度不应超过管子公称壁厚的 10%。 1.1.3 对流管束应作外形检查及矫正,校管平台应平整牢固,放样尺寸误差不应大于 1mm,矫正后的管子与放样实线应吻合,局部间隙不应大于 2mm,并应进行试装检查。 1.1.4 受热面管排列应整齐,局部管段与设计安装位置偏差不宜大于 5mm。 1.1.5 胀接管口的端面倾斜度不应大于管子公称外径的%,且不大于 1mm。 1.1.6 受热面管子应作通球检查,通球后的管子应有可靠的封闭措施,通球直径应符合表 4-1 的规定。表 4-1 通球直径(mm)弯管半径 < ≥,且< Dw ≥ Dw 通球直径 注:1、Dw—管子公称外径;Dn—管子公称内径; 2、试验用球一般采纳不易产生塑性变形的材料制造。试验用球一般应用钢材或木材制成,不宜用铝等易产生塑性变形材料,通球所用的球要逐个编号,严格管理,防止球遗忘于管内,对完成通球检查的管子临时封堵。做好通球记录。 1.2 管子的硬度测定,每根管子的两端均应测试硬度,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HB)和洛氏硬度(HRC)等。 1.3 管子端头退火 1.3.1 胀接管子的锅筒(锅壳)和管板的厚度应不小于 12mm。胀接管孔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19 mm。外径大于 102 mm 的管子不宜采纳胀接。 1.3.2 胀接管子材料宜选用低于管板硬度的材料。若管端硬度大于管板硬度时,应进行退火处理。管端退火不得用煤炭作燃料直接加热,管端退火长度不应小于 100 mm。 1.3.3 管子胀端退火时,受热应均匀,退火温度应控制在 600~650℃之间,并应保持 10~15min,退火时间应为 100~150min,退火后的管端应有缓慢冷却的保温措施。 1.4 胀接管孔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4.1 胀管管孔的表面粗糙度 Ra 不应大于 μm,且不应有凹痕,边缘毛刺和纵向裂痕,少量管孔的环向或螺旋形刻痕深度不应大于,宽度不应大于 1mm,刻痕至管孔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4mm。 1.4.2 胀管管孔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2 表 4-2 胀接管孔的直径与允许偏差(mm)管子公称外径32384251576070768389162管孔直径64管孔允许偏差直径+~0+~0 +~0圆度圆柱度注:管径 Ф51 的管孔,可按 Ф+加工1.5 胀管器、胀管机选择 1.5.1 胀管动力有手动、电动、风动、液压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