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工科非电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发展快、应用日益广泛、与各专业结合越来越紧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初步具备分析和设计电路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并具有将电子技术应用于本专业的能力。二、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要具备普通物理学和高等数学基础,并应与电工电子学实验课程做好配合教学。本课程课堂讲授总学时为 72 学时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相量的概念、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方法;理解换路定则,掌握一阶暂态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2.掌握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会分析简单的二极管和三极管组成的典型应用电路,了解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计算和负反馈的基本概念。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集成计数器的设计;了解数字电路和门电路的基本知识。4.掌握磁路与变压器的基本知识;掌握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及其控制电路分析。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以电路为基础,侧重于对电子技术应用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电工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应用技能。对元器件重在外部特性、功能和应用,对内部机理或内部电路一般不做深入分析。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本章重点难点: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电源等效变换、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电位的计算。1 学1 学1 学1 学4 学绪论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模型的定义;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2.电路的基本元件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4.电路的分析方法电源等效变换;支路电流分析法;结点电压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电位的计算。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本章重点难点: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表示法、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分析、RLC串联的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