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深了学生的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多媒体信息手段使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老师有时能从课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多媒体信息手段用在提高课堂效率、培育能力、加强审美教育上,恰到好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时在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信息手段。因此我们要防止多媒体信息技术无意义的大拼凑,降低教学效果,而要根据教材、学生、媒体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反复实验,不断探究,教学之花,必将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如虎添翼。 整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直观生活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变成“彩色、立体”而非黑白、平面的。同时,课堂也成为学生想象的天地,制造的源头,益智的场所,冶情的时空。迅速进展的信息时代,多媒体信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给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它不受时空限制,直接表现多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充分感知,更重要的是,它感染力强,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刺激记忆和应用。可以事半功倍,课件的运用为新课程的实施插上翅膀。 如《题西林壁》这首诗,在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岭”、“峰”的直观现象,我用课件出示两张图片,展示了庐山两种不同的现象:从正面看,它是一道峭拔的险峰;从侧面看,它是一堵逶迤的山岭。学生从画面具体形象的感受中,不仅明白了“岭”、“峰”两种不同的概念,而且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的印象也不同。在讲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诗时,我又适时出示一张图片,展示出诗的情景,创设了诗的意境:因为“我”置身于庐山中间,处在群山环抱之中,不能不受到它的限制和影响,看到的都是些片面的、局部的东西,因而对于它的整体、全貌,反而无法弄清楚。一张具体形象的图片,加深了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进而领悟了诗人所提出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的哲理。 再如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文中的寓意,而这个寓意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又是教学上的难点。上课时,我出示一场动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宝剑从船上掉进水里,船开走而落入水中的宝剑却没有随船走动,船上岸后,仍从船舷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宝剑,显然是捞不到的。经老师引导,学生轻易地就领悟了课文的寓意: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处理事情,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