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1.食管:全长约 25 厘米2.胃:分为卉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粘液细胞分泌碱性粘液,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3.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构成,全长约 25 厘米。小肠液呈碱性,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4.大肠包括盲肠及阑尾,结肠,直肠三局部,呈碱性,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盐类,并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临时的储存场所。5.肝胆:血流量约占心脏的 1/4,约 1500ml/min,75%供血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含氧丰富。6.胰:外分泌腺分泌胰液,内分泌结构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 细胞分泌胰岛素。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病症体征的护理【腹痛】1.腹痛按起病急缓,病程长短分类:急性,慢性。2.不同疾病的痛苦:疾病痛苦部位痛苦性质伴随病症胃,十二指肠疾病中上腹部隐痛,灼痛或不适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畏食等小肠疾病脐周痛苦腹胀,腹泻等大肠疾病腹部一侧或双侧痛苦.急性胰腺炎上腹部剧烈痛苦钝痛,钻痛或绞痛向要不呈带状放射急性腹膜炎弥漫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3.腹痛的用药护理:急性剧烈腹痛诊断未明时,不可随意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症,延误病情。【腹泻】1.小肠病变引起的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可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大量水泻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丧失。大肠病变引起的腹泻:粪便可含有脓,血,黏液,病变累及直肠时可出现里急后重。2.护理评估:1〕病史;腹泻时间,诱因,病情长短;粪便性状,次数,量,气味,颜色;伴随病症;有无乏力,口渴等失水病症。2〕身体评估:生命体征,进行腹部检查。3〕实验室及检查;粪便标准,必要时实行细菌学检查。3.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排便情况,伴随病症2〕饮食护理〔重点〕: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防止生冷,多纤维,味道浓烈的刺激性食物。根据病情遵医嘱补体液。3〕活动与休息;急性起病,全身病症明显的病人因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以减弱肠道运动,减少排便次数,并有利于腹痛等病症的缓解。4〕用药护理:以病因治疗为主。应用止泻药时,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腹泻得到控制后即可停药;应用解痉止痛药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响。5〕肛周皮肤的护理:保持肛周皮肤的枯燥,清洁,可用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涂抹保护肛周皮肤。6〕心理护理:鼓舞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稳定病人的情绪。【黄疸】1.黄疸时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