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整的成长》有感:尊重孩子的感觉 读《完整的成长》有感:尊重孩子的感觉 《完整的成长》是 X 老师的教育三曲之一,本书讲述了儿童如何在成人制造的外在世界中制造“自我”,让儿童成为自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主人。 在书中,作者谈及儿童是借助自己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环境,受自己精神胚胎的引领,通过生命年龄的不同阶段,制造出一个完整的自我的。最大限制地体现了对孩子的爱及对生命的尊重。其中再三谈及感觉,突出了感觉的重要性。 即:儿童是自己感觉的主人。感觉不可代替完成,不可被人教出来或者被灌输进去,是孩子内在世界发生的生命体验。 作为老师,我们不难发现: 写字课上,某个孩子神情专注,写出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笔画都是那样无可挑剔; 课间,某个孩子趴在课桌上用水笔画线条画,柔美灵性的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小雏菊; 语文课上,某个孩子吐字清楚,深情并茂的朗读,总会把所有人带进故事里的角色; 手工课上,某个孩子对鲁班锁的操作异常娴熟,并乐此不疲。 …… 作为父母,我们也会常常发现: 在海边,孩子可以一连待上三四个小时,一遍遍地用沙子堆城堡,却无暇顾及翻飞的海鸥,汹涌的海浪。 和朋友去郊游,孩子不去追赶蝴蝶,不去观赏色彩艳丽的花朵,只是坐在帐篷里翻看带去的画册。 放学后,孩子喜爱躲在一个角旮旯里,一呆就是好半天,一遍遍地看蚂蚁搬家,蚂蚱跳跃。 …… 这些都是孩子内在世界的感觉,这些被事物长久吸引的过程使儿童的内在产生了一种深化到自己认知深处的体验,如同突然走进了一个蕴藏财宝的山洞。起初,一定是孩子无意中被这些事物吸引,而这种兴趣,这种察觉假如没有被破坏,没被禁锢,是自由的,TA们就会长时间停留在这些兴趣层面上,于是就会把孩子引向内在的审美和精神,并让 TA 产生了表现的欲望,就会形成兴趣,兴趣使孩子趋向于某事和某物。 让孩子沉醉在兴趣中,孩子就会专注,专注就会得到锻炼,专注力延长,孩子就会得到更多的更深化的思考,发现事务的本质、真相,内心形成力量,发现逻辑,必须使用逻辑,不断强化意志,实践意志,往复循环。 即使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假如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感觉,有了兴趣,就是一个重新寻找自己的机会。把自己的感觉放在某一事物中,意识就会相对稳定,深化下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也是一种成长。 感觉是孩子的内在世界,感觉让孩子有了属于自己制造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达尔文上小学期间,总是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