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博物院遇见中山国河北博物院坐落在石家庄最好的地段上,建筑恢弘沉稳、气势磅礴。它建成于上世纪 50 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孜孜不倦地收藏和展示着河北省境内的历史记忆。燕赵大地,古来辉煌。而历史上除燕赵之外,这片辽阔大地上曾存在一个神秘古国一一中山国。因历史短暂,史载缺略,遗迹湮没于地下,2000 多年来鲜为人知。中山国文物却是河北博物院的院藏特色,展厅里全面展示着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完整体现着从战国到汉代纵横捭阖的中山雄风。2018 年 7 月底,《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女士,听她讲述这座现代的博物馆里所收藏的“古国”。两个中山,两段历史“中山国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他一些国家的历史中有所透露,但史籍上没有详细的记载,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寓言故事,比如中山狼与东郭先生等。专家也研究过,中山国本身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不是周王室正式分封的诸侯国。这个部族是从陕西西部迁移过来的一个少数民族一一白狄族,他们在太行山以东打下了一块土地,在强国林立的战国时期于夹缝中求生存,最后不但封侯,还称了王。总体上,这个国家面积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但因为善于骑射,一度被中原诸国忌惮。”河北博物院的一间会客室里,一提起中山国,罗院长便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上世纪 70 年代,战国中山王墓被发现,出土了一批带铭文的青铜器,从那时起,考古发现渐渐填补了历史上的空白,揭开了中山国的神秘面纱,使它为天下所知。河北博物院有两个关于中山国的常设陈列展,一个是战国中山,一个是西汉中山;一个叫做《战国雄风——古中山国》,一个叫做《大汉绝唱一一满城汉墓》,“应该说,它们所展示的是两个性质的中山。首先不是同一个历史时期;其次国家的性质也不一样,战国时期的古中山国是真正的国家,中山国王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有很强的自主性。汉代则是皇帝把一个同姓诸侯王分封到此处,只是一个封国”。两个中山,都不可小觑。“众所周知,战国时期有‘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这 7 个国家都叫‘万乘之国',就是说国力非常强,面积大、人口多,军事战斗力可以达到万辆战车以上的级别。在它们之下,还有 5 个千乘之国,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中山国,当时号称‘战国第八雄'。它存续了 200 多年的时间,被中原诸国灭掉过,但也曾成功复国。”战国中山王(音同错)的墓里,曾出土了 3 件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通过释读,专家不但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