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电信诈骗的知识作者:来源:《农村科学实验》2016 年第 11 期近年来,电信诈骗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舆论的热点。尤其是山东临沂准女大学生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伤心过度离世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再度激起全民的愤怒声讨。记者在吉林市公安局调查中了解到,2015 年,吉林地区电信诈骗发案 1023 起,受骗群众 1000余人,其中离退休和出国务工返乡人员最易受骗,分别占总人数的 41%和 26%;40 到 60 左右年龄的人群也易受骗,占总人数的 72%。而 2016 年上半年吉林地区电信诈骗发案 319 起,在校大学生和个体从业人员成为受害“重灾区”,分别占总人数的 21%和 37%。记者在吉林市公安局了解到,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产业化:很多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些地区甚至形成数量众多的犯罪集群;二是跨区域性:作案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一些人甚至在境外;三是非接触性:犯罪过程基本都在网上或电话上完成,被害人与作案人无见面过程,往往无法提供作案人的真实有效信息;四是隐蔽性:不断革新的网络技术给作案人提供了便利的伪装条件;五是与黑客技术手段相结合:部分作案人通过传播钓鱼网站、木马链接等方式,将诈骗与技术盗窃手段结合运用,更易得手;六是针对对象不特定性、广泛性:往往针对不特定人群实施诈骗,受害者众多。据吉林市警方通过典型案例统计,诈骗手法高达 51 种。吉林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的警官们,从作案手段、典型案例、防范措施入手,详细剖析,让您掌握防骗常识。1.QQ 冒充好友诈骗【作案手段】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 QQ 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 QQ 账号主人对其 QQ 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交话费”“代付”“借钱”等紧急事由实施诈骗。【典型案例】市民陈先生在上网时,收到朋友曹某发来的一条 QQ 消息,让他与一个尾号为 1197 的手机号码联系。之后,陈先生拨打了这个号码,对方自称是李源龙,是曹某的朋友,希望陈先生先帮曹某还 12 万元给他。得知朋友有难,仗义的陈先生决定帮忙,于当天中午 12 点 40 分向对方汇款 3 万元。谁知,当陈先生联系到曹某本人后才得知曹某的 QQ 被盗了,且没有让他帮其还钱。直到这时,陈先生才发现被骗。【防范措施】不要轻信 QQ 聊天上与金钱相关的信息,若遇朋友、亲属在 QQ 上提出帮忙付款、充值、救急等各种理由汇款(转账)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