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讲题稿新文学校——董婷婷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进行讲题交流。我的讲题交流分为这样四部分:选题背景、选题分析与解法、拓展以及反思。一、选题背景。我这个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P117 例 1”。四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选这道题来和大家交流,我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2、它也是一个需要自主探究的问题。3、可以让学生了解“复杂问题简单化”、“一一对应”等数学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4、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选题分析与解法1、首先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从手上寻找看到的数字,除了有 5 个手指,还有 4 个空,解释“间隔”“间隔数”的意义,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2、在短距离上整体感知、确定研究方向为两端都栽的条形植树问题。3、课件出示题目:同学们在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通过仔细分析观察题目: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猜想。可能会出现 100*5=20(棵)、100*5+1=21(棵)、100*5+2=22(棵)等等多种猜想结果。通过分析几种不同的猜想结果,都用到了 100*5=20,这个 20是表示 100 米里面有 20 个 5,也就是说 20 是表示间隔数,从而我们知道棵数与间隔数有关系,那么要求棵数就必须知道棵数和间隔数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先请学生们猜一猜它们的规律,要验证这些猜想是对还是错。这就需要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探究这个问题,马上就有学生想到我们以前常用的方法——画图。画线段图的确是研究数学好方法,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发现在长距离上一颗一颗种树太麻烦了。到这里,我马上让学生思考,应该画多少棵既清楚又简便的看出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就有学生发现我们可以只种 2 棵、3 棵、4 棵等等,就是把数据缩小来研究,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解决复杂问题要先想简单的。学生选择几个简单的数据画线段图研究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之后选几位学生上台展示分析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观察比较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小数据中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有“棵数比间隔数多 1”的规律,再在屏幕上通过线段图,一棵对应一个间隔,因为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