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腊八节传统饮食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下面是我收集推举的过腊八节传统饮食风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过腊八节的意义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进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腊八节传统饮食风俗 1、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佛粥,民间传奇来自天竺。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始终流传至今。将麦仁、薏米、小米、糯米、红米、荞麦、芝麻、红枣、枸杞、葡萄干、桂圆、花生、核桃、杏仁、栗子食材豆类、米类、蜜饯坚果类分开放,清洗干净。在豆类中加入清水,假如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一夜,没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 4 个小时。继续在米类中加入清水。有时间可以浸泡半天,没有时间可以浸泡 2 小时。先将豆类放入锅中,煮 20 分钟左右,再倒入浸泡好的米类,熬煮 45 分钟左右。待粥微微浓稠时放入蜜枣,继续熬煮片刻即可离火。放入冰糖,即可有用。 2、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腊八前后,用小黄豆做成豆腐,中间挖洞放入食盐,在温柔太阳下烤晒而成,使盐分渐渐吸收。 3、腊八面 我国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做腊八面前一天下午就得炒好臊子、和好面。做臊子时,先把新奇的猪肉或羊肉切成肉丁,再把豆腐、白萝卜、红萝卜、大葱等蔬菜切成丁;把肉丁放进热油锅炒到快熟时加入蔬菜丁,炒好后盛出备用;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长条;锅里水烧开后,先把洗泡过的黄豆、小米、粉条、木耳、黄花菜等下入,煮至快熟时,下入面,最终再把预备好的肉臊子调进去,加入盐、花椒等调料,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