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作文 600 字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作文 600 字 1 少年的模样是最美好的,意气风发,朝气蓬勃。面对困难时,总有着不服输的意志;面对未来,总有着无限的遐想与向往;面对未知,也总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与探究到底的精神。 哗啦啦,哗啦啦 窗外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关窗。偶然看见一个少年穿着雨衣在扶倒下的共享单车,狂风掀起少年的雨衣,暴雨弄湿了少年的裤脚,可他依旧把单车扶好放稳后才离开。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想:不畏风雨,善良正义,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 文艺汇演时,小演员们在台上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展示自己美妙的歌喉,稚嫩的脸上挂着动人的微笑。俗话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 这是他们的成长之路,这是他们努力之后获得的成果。落落大方,努力自信,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 那次放学,老师叫了几个人去搬新到的书,在等家长无所事事的我便看了过去,书不是很多,每个人走两趟就能搬完了。无意间看见一个干活很麻利的少年,他三两下就把书搬完了。回头再看看其他人,他们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早已把搬书这事抛之脑后了,而那位少年负责能干,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 放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少年,他的手里拿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身旁还站着一位老奶奶。从老奶奶的身旁经过时,无意中听到她在阻止那位少年帮她提东西,少年也没有让老奶奶再提,笑着说: 没事的奶奶,我们住那么近,我帮您提是应该的。 礼貌待人,以助人为乐,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作文 600 字 2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梁启超充满激昂的《少年中国说》总是回荡在我的心头。穿历史云烟,我望见了无数有担当的少年的身影。 在中国近代的进展史上,少不了担当少年的身影。在 1915 年,我国的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领导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而作为陈独秀的长子、次子的陈延年与陈乔年也没有选择不作为,而是紧跟着父亲的步伐为救国而努力。在此之后,延年与乔年也没有选择松懈,而是为了中国,为了共产党献出了一切。最终,陈延年与陈乔年皆被国民党杀害,时年 29 岁、26 岁。他们将自己的大好青春献给了国家,担起了重任。他们是有担当的阳光少年,给予了国家与人民暖暖阳光。 在上个世纪初,我国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广阔劳动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一位富家子弟 彭湃,为了让广阔的农民摆脱剥削和压迫,他毅然决然地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创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