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9 篇 邓小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先进事迹 1 马兰村是河北阜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曾是《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的第二故乡。就在这个小山村里,有着天籁般的歌声和琴声。 下周村里的孩子们即将迎来六一儿童节,他们不想要玩具、不想吃大餐,在他们眼中,有邓奶奶和音乐的日子,才是真正的节日。 早晨七点半,11 岁的白伟和 12 岁的宋沛栋结伴前往马兰村小学。他们俩共用一把吉他,每次上课前,他们都要用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这把琴在路上的归属。最终宋沛栋赢得了这把琴,笑着弹起了“马兰之歌”。 在马兰的村落里,在这样的清晨,你常常可以听到天籁般的乐曲,这些乐曲全是村里面十几岁的孩子演奏的,他们是马兰小乐队的成员。 而这个小乐队的组建人,正是当年在马兰开创《晋察冀日报》的革命前辈邓拓之女邓小岚。当年这里的村民为了保护报社,曾有19 人付出了生命。6 年多前,邓小岚再次来到这个父辈呆过的工作地,看到了孩子们连一首歌都不会唱,就开始了支教生涯。 邓小岚老师的音乐课将在今日九点钟开始。孩子们正从胭脂河边,从铁冠山下,从岔河沟旁赶往马兰村小学。 看到邓老师走进班,孩子们都站起来兴奋地喊:“邓老师好!”邓小岚也兴奋地捏了捏他们的脸。 今日的课上,邓老师以教唱为主,她先是在黑板上写下歌词,然后从音阶开始一个一个地教唱。 孩子们一个个仰着头大声地跟着唱。 钢琴和架子鼓上面还能看到擦拭过的水印,这都是小乐队的成员们在前一天课间休息特意为迎接邓老师而打扫的。 第一批打扫音乐教室的孩子们,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这支乐队中年龄最大的不过 16 岁,最小的 11 岁,但他们已经能熟练地弹奏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2024 年时,他们还曾到北京参加演出。 六年前,马兰小乐队这些孩子们的父辈甚至连小提琴和钢琴这些乐器都没听说过,而如今,他们的孩子却能让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传荡在整个山村中。 马兰小乐队孩子们演奏出来的乐声,是这个当年贫穷的革命村庄历史转变的最好见证。 新闻工作者邓拓长女,今年 68 岁,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市公安局退休职工。 在阜平县马棚村出生,现家住石景山区,自幼跟家里兄弟姐妹学习各种乐器,现在马兰村义务教授音乐知识。 从北京坐长途车颠簸 4 个小时,再换乘大巴 3 个小时后,邓小岚终于到达了位于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村,不知不觉她已经在这条路上往返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