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在 2024 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通会上的讲话范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底线、整治村庄环境为重点、建设漂亮宜居村庄为导向”的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为抓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县人居环境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践行绿色理念,高位推动人居环境改善 我们始终站在深化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展理念的高度,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积极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统筹谋划、高位推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 x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各乡镇、村组分别建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专职人员,构建了县级领导包抓、县直部门分类主抓、乡镇承担主责、村组具体实施、村保洁员专职负责的五级联动格局。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始终遵循“设计美学”,立足于保存记忆、留住乡愁、彰显特色,突出空间立体性、风貌整体性管控,有效避开了无序建设,先后完成 x 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为人居环境改善顺利推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突出示范带动。率先实施“一池两改三化”工程,科学合理确定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动,先后创建省、市级示范村 x 个、县级干净村 x 个、庄天二级公路沿线等示范带 x 条,切实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 二、围绕改善条件,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融合进展的有效载体,围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优先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把解决群众“出行难”作为重点来抓,x 个建制村全部建成沥青(水泥)路,贫困村所有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或砂砾路,农村公路里程达 x 公里。率先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坚持“养路先养水路”的原则,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养护工作,我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二是大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探究创新出“易地搬迁型、旧村改造型、灾后重建型”等新村建设模式,累计建成各类新村 x 个,配套建设水电路渠、绿化亮化、文化广场和村阵地等基础设施;实行“五保之家统建、易地搬迁点多户联建、危房维修加固自建”等方式,累计完成五保之家 x户、危房改造 x 户、易地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