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江大桥主桥施工测量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 崇 明 越 江 通 道 主 桥 工 程 为 双 塔 独 柱 双 索 面 斜 拉 桥 , 跨 径 组 合92+258+730+258+92=1430m。工程桩号 K14+558m~ K15+988m。整个工程位于崇明岛和长兴岛之间的长江中,距离两岸大堤测量控制点约 5km,桥位处于长江入海口,常年风浪较大,测量条件差。桥梁设计中心线为直线,两侧对称布置2。5%的纵坡,中间以半径 15000m 的圆曲线连接。二、采纳的施工测量坐标系1、 平面坐标系统设计采纳上海城市坐标系。为了施工上的方便与直观,具体施工中采纳了主桥桥轴坐标系,用于施工放样和资料报验.2、高程系统采纳吴凇高程系三、采纳主要仪器设备四、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控制网建立和维护的目的,一是方便施工测量放样,保证放样精度。二是使大桥从基础施工到钢箱架设以及后期营运阶段的健康观测,始终处于一个基准下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资料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本工程中,业主委托上海测绘院负责整网的建立和定期复测,由于江面宽约 8 公里,前期测绘院布设对 B5 标有价值的点有 PG03、PM06、JY3、PM05、JY2 五点平高控制点如下图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复测满足《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法律规范》(GB/T18314—2001)中的二等测量精度要求.复测时外业观测严格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法律规范》(GB/T18314—2001)中的二等测量精度要求按静态作业模式进行操作,事先编制 GPS 卫星可见性预报表,依据预报表制定观测计划选择 PDOP 值小且在时段内稳定、卫星方位分布合理、卫星数多的时间段进行观测,如实作好 GPS 外业观测手簿的记录;外业观测结束后,及时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量分析及 GPS 控制网平差计算:首先,利用随机商用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及对基线解结果进行校核(一般包括单条基线解的结果分析、同步和异步闭合环的校核及复测基线的校核等),当检查或数据处理时发现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中部分数据进行补测或重测,直至满足要求;其次,对 GPS 控制网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平差时首先以一个点的 WGS—84 系坐标作为起算数据进行平差,用来检查 GPS 基线向量网本身的内符合精度、基线向量间有无明显的系统误差,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最后,对 GPS控制网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并进行坐标转换(平差用的位置、方向和尺度基准要与原测网平差时用的完全相同。),计算出网中各点上海城市坐标系坐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