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 个人所得税九种情形允许递延纳税时间:2024-04-16 来源:阅读次数:456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法的规定可将应纳税款推迟一定期限缴纳,其实质是降低了个人税负。递延纳税虽不能减少应纳税额,但纳税期的推迟可以使纳税人无偿使用这笔款项而不需支付利息,对纳税人来说等于是降低了税收负担。纳税期的递延有利于资金的周转,节约了利息的支出,还可使纳税人享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因为延期后缴纳的税款由于通货膨胀币值下降,更加降低了实际的税额。纳税人在某一年内收到特别高的所得,有可能被允许将这些所得平均分散到数年之后去计税和纳税,或是对取得高所得年度应纳税款采纳分期缴纳的方式,以避开纳税人的税负过重。一、年金参保者可享受递延纳税年金参保者在年金缴费环节和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环节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将纳税义务递延到个人实际领取年金的环节,也称 EET 模式.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 2024]103 号的文件,明确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处理问题:1。企业和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以下统称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2.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超过第 1 项和第 2 项规定的标准缴付的年金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部分,应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建立年金的单位代扣代缴,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解缴。 4。企业年金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月平均工资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地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职业年金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为职工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职工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地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二、上海自贸区个人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值可递延纳税《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38 号)中规定,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个人,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