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实验室准入制度1.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条件特别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2.在开展涉及有关病原微生物的工作时,实验室主任应禁止或限制人员进入实验室。3.一般情况下,易感人群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4.实验室负责人对每种情况的估量和决定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工作的人员,负有最终责任。人员培训制度“做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要素操作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1.所有实验室相关人员在上岗前都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2.培训要有计划性和可持续性,并有完整的培训记录.3.应对被培训者和培训者进行考核和评估。4.经考核合格者方有上岗资格。安全计划审核制度每年应由实验室负责人对安全计划至少审核和检查一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1.安全和健康规定.2.书面的工作程序包括安全工作行为.3.教育及培训。4.对工作人员的监督.5.常规检查。6.危险材料和物质。7.健康监护.8.急救服务及设备。9.事故及病情调查。10. 健康和安全审查。11. 记录及统计。12. 确保落实审核中提出需要实行的全部措施的计划。安全检查制度 实验室负责人有责任确保安全检查的执行.每年应对工作场所至少检查一次,以保证: 1.应急装备、警报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正常.2.用于危险物质泄露控制的程序和物品状态,包括紧急淋浴。3.对可燃易燃性、可传染性、放射性和有毒物质的存放进行适当的防护和控制。4.污染和废物处理程序的状态。5.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实验室生物安全预案一.有关概念和定义1.预警 预警是引导人类行为防止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威胁的一种方法,它是有限却能确保人群健康的科学方法,是在缺乏确定的因果关系和缺乏剂量反应关系情况下,促进和调整预防性为或者在健康威胁之前实行的措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预警检测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柜的压力和气流,HEPA 阻力,各种机械状态,高压灭菌效果,室内空气和表面实验生物因子污染的情况等。2.预案 预案是在事件发生前制定的应对方案.预案的制定以预警为基础.正确的预警来自正确的分析和正确的检测.制定简单易行的单行本式操作程序,以便有章可循,达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的目的。3.应急 应急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短时间内配备人力、物资和能源迅速实行措施,把突发事件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