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的战略转型主讲人:宁高宁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很兴奋来到山西财经大学,因为我一直觉得在中国的这种商业管理的教育上,在过去,特别是从建国以来,一直到今日,真正有质量的管理方面的教育是在财经大学,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在华润和在中粮,都有很多山西财经大学的同事。在财大当时是以财务、会计教育为主的一个学校里面,他们学到了最扎实、最有用、又最能联系企业现实变化的一些知识。今日整体的 MBA 相对比较宏观,相对来说比较大而化之,那些知识,相对来说对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全球更有用,在企业更受欢迎。所以今日很兴奋能够来到山西财大。 这个题目是来之前出的,叫“中粮集团战略转型”.来的路上,因为我是第一次来太原,一上飞机,我坐的非常巧,旁边的人我信任他一定是一个我们通常说的煤老板。因为他上了飞机以后打电话,他说他在北京买房子,他说买两栋,定了。付定金了吗?没有.然后说,一把付清了,一把付清了。我听了以后,我说:遇到真人了。我就想我到了以后怎么给同学讲这个事情?一个人真正掌握了资源以后,应该怎么用这个东西?中国的企业,像上午柳总讲的,有多少可以像联想这样,像蒙牛的牛总这样,扎扎实实做一个企业,做了一个品牌,往所谓的百年老店奔去。 虽然蒙牛出了一个事故,他是一个企业的思维,不是一个投机者的思维,也不是管一个家庭理财的思维,今日炒了这个,明天炒了那个。从这个来说,我觉得我们的同学,对中国未来的企业来说,假如能培育一批真正使企业能从长远关注股东的权益,关注企业价值、市场价值的人,就太好了。而假如再掌握了每一个运营的环节,比如有多少人做研发?有多少人做……一个品牌的树立,有多少人去做内部?有多少人去沿着一个目标去做要搞清楚。因为我来之前,看了网上有一句话,说任志强也来山西了.我和他合作了很多年,任志强就是做地产的那个,被别人扔鞋的那个。任志强要来山西(他今日应该不在吧?)他要在山西搞一个基金,这个基金好像是替山西的资金找一些出路。刚才我在吃饭的路上回来,我说太原在省会城市里面不算先进的。岳总说山西人消费不在这里消费,有钱的都跑出去了。 今日我说中粮的战略转型,它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思维的一种逻辑.这个逻辑就说,这是一个企业的逻辑,是一个我们受了正规教育的企业的人,这是一个思维的逻辑。我们可能没有像老牛他们一样突然发财了。但是呢,我们这些人被培育了做什么?做经理.我本人就是这样的。被培育了,被教育了,教给你一些技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