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进展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独特性在于该学科是对人的管理,既要讲究一般的管理技术,又需要很强的艺术性。对人的管理要讲究艺术性,这种艺术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培育提高。高等院校培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须强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使学生具备对人的管理的艺术性。对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对学生,实践教学体系能使学习紧密地与职业进展相互结合,使学生职业技能得到快速提高。因此应用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进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共同构成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育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才能完成的教学体系,它是素养教育中培育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师资保障体系、实践教材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实验实训课程以及与其专业技能相对应的专门的社会实践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应包括对学生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对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考核等。这种实践考核体系应能训练学生为企业设计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对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管理等各个模块的实践教学开展的平台.这种实践教学平台要能使学生实际锻炼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理论模块的实践技能.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不能全面体现企业用人要求。传统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忽视学生能力培育,不能完整模拟企业现实。利用案例教学只能静态地启发学生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模块的局部问题;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在小组中往往缺乏明确的职位分工;理论教学的知识传授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教学进展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要。传统的本科实习环节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用人要求。不少本科生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现阶段传统本科实习质量难有严格控制,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