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英语考试阐明和考试大纲 考核目的与规定一、语言知识规定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 1 至附录5),规定词汇量为 3500 左右。二、语言运用1.听力规定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获取详细的、事实性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4)理讲解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2.阅读规定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有关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阐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有关信息。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详细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构造;(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3.写作规定考生根据提醒进行书面体现。考生应能:(1)清晰、连贯地传递信息,体现意思;(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I.有关考试规定的阐明一、语言知识规定考生理解和掌握《一般高中英语课程原则(试验〉》附录中所列出的各项内容,包括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意念项目、话题项目和词汇。二、语言运用1.听力听力是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能力。该部分规定考生听懂有关平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种主旨或者一种中心思想展开。有时,主旨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考生需自己去归纳、概括。(2)获取事实性的详细信息为了阐明和支持主旨,对话或独白中总会出现某些详细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对话或独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常常是听力部分的重点考察项目。(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话语发生的场所、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对话语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推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种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察的重点项目之一。(4)理讲解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一般来讲,说话者总会有说话的意图,或是提出或回答问题,论述自己的想法,或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对此的理解或推断在一般交往中非常重要。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明说出来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听者自己去揣摩、推断。2.阅读理解阅读文章是我国考生接触外语的最重要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该部分规定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平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阐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有关一般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