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知识》考试模拟题(16)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是( )。(真题) A.安全机构负责人 B.管理者代表 C.重要负责人 D.党政负责人 答案:C 2.甲是一名持续工作的电工,并参与了单位组织的知识更新教育;乙是一名持续工作 6 年的锅炉操作工。甲、乙二人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于 6 月刚完毕复审。下列有关甲、乙二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的说法,对的的是( )。(真题) A.到 6 月,甲、乙均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B.到 6 月,甲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C.到 6 月,甲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D.到 6 月,甲、乙均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答案:B 解析:获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进行 1 次复审。持续从事本工种以上的,以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 4 年复审 1 次。 3.甲是某企业起重机司机,1 年前通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因工作调整离岗 8 个月,现又调回起重机司机岗位,则甲必须经( ),确认合格后才可上岗工作。(真题) A.全面健康体检 B.起重机操作技能培训 C.起重机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D.起重机安全理论考试 答案:B 解析: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为主。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 6 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以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常规安全检查一般是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检查。检查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为了尽量减小检查人员个人原因对检查成果的影响,常采用的措施是( )。(真题)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B.可靠性分析法 C.事故树分析法 D.安全检查表法 答案:D 解析:安全检查表(SCL)是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原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构成次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也许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原因。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成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5.某建筑企业到定点经营单位购置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安全防护用品。这些物品须经( )验收,并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方可使用。(真题) A.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