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 3 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 2 考点3 概括内容要点比较报道异同检测年级:姓名:概括内容要点,比较报道异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 1~3 题。材料一:“斜杠青年”是指不满足单一职业、拥有多重身份的年轻人,他们一般会用“/”来简介自己的身份,如:作家/插画师/摄影师。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不少年轻人选择多重职业。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1 988名 18~35 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3%的受访青年确认身边有“斜杠青年”,56.7%的受访青年认为“斜杠青年”可以高效运用时间,充实生活。其实,想想那些名人大家,只懂得一招的人并不多,许多人都是多才多艺的。例如,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马克思毕生酷爱数学,歌德写《颜色论》,孔子更是多才多艺,冯骥才从篮球到写作到绘画到风俗文化研究等等,他们都是“斜杠青年”。(摘编自《法制晚报》)材料二: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不少年轻人选择多重职业。斜杠背面连接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多重身份,也凸显时代的宽容与进步。伴随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今社会展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重大特征,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一部分充斥活力朝气、勇于挑战的青年积极淬炼自己,掌握多项技能,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而现代人的就业观、择业观已经和之前大不相似,社会对于这种多元职业选择秉持一种开放、承认的态度,使得“斜杠青年”层出不穷。由此可见,“斜杠青年”背后是科技进步、思想开放的强大背景。(摘编自“南通网”)材料三:调查显示对于“斜杠青年”的优势,56.7%的受访青年认为是高效运用时间,充实生活;52.0%的受访青年觉得可以接触不一样人群,拓展人际关系圈;46.3%的受访青年认为职业体验更丰富,选择更多样。其他的优势尚有:赚取更多的经济收入(45.5%);爱好专业化,全面发展和提高自身能力(33.7%)以及减少单一职业的枯燥,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24.8%)等。与此同步,45.5%的受访青年指出“斜杠青年”往往每份工作都是“半吊子”,没有一项突出的技能;40.1%的受访青年认为“斜杠青年”会增长职业规划的迷茫感;40.0%的受访青年觉得“斜杠青年”的工作缺乏保障。此外尚有:要平衡各职业间的关系,挥霍时间和精力(39.8%);收入不稳定(27.9%)以及投入到每项工作的时间少、影响工作质量(27.5%)等。(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材料四:就营造适合斜杠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而言,目前也尚有某些观念和制度上的阻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