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文章对当前我国面临地下水污染环境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西部冲积地下水污染现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关键词]水污染现状、防治措施、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X321;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24)12—0325—01 一、引言 县年平均降雨量 650mm,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 2.01亿 m3,2024 年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390m3,亩均水资源量 343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河南岸,上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厚度约 20~213m,由北向南渐厚,主要岩性为亚砂、细砂及粗砂砾石,含水层厚度平均 8m,含水层为砂及粗砂砾石,赋水系数大,地下水径流和开采条件较好,单井出水量一般大于 50m3/h.含水层透水能力强,渗透系数在 100~150m/d 之间。地下水流向由北向南,水力坡度 1/1000.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大口河侧渗,水利工程渗漏补给,灌溉回归。主要地下水源为上层的第四系冲洪积层的潜水和下层伏山—茅庄隐伏灰岩的承压水.上层潜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目前共有深浅机井 3170眼,实灌耕地面积 30 多万亩;深层伏山—茅庄地区隐伏灰岩的承压水,目前为县城生活饮用水水源,供水对象为县城居民、部分农村居民,供水人口 20 余万人,是该县十分重要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二、地下水污染现状 地下水污染危害巨大,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明显不同,即其隐蔽性和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便很难治理与恢复。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地下水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影响了地下水的使用价值。 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地下水水质良好,水量丰富,是县城和西部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到上世纪 90 代中期,地下水水质明显恶化。从 1986~2024 年 20 年的时间,井水中离子总量从 585mg/L增长到 1045mg/L,平均每年增加 23mg/L,总硬度从 10mg/L 增长到 590mg/L,平均每年增加 10mg/L,而且还呈缓慢增长趋势。现地下污染现状较为严重,据现有的监测资料分析,主要的超标项目有硝酸盐氮、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大肠菌群等。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群众的癌症发病率较高,据有关医生分析,与地下水污染有较大关系,主要与硝酸盐氮的含量较高有关。深层承压水的水质较浅层地下水为好,但由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引起降落漏斗,受到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