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结构高低跨梁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屋面结构概况本工程主体结构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五层平面 1-6 轴为科研用房,层高 3。9m,屋面标高 21。1-20.409m,6—8 轴为学术报告厅,层高5m,屋面标高 21.2-21。509m, 因屋面标高不同,形成高低跨,6 轴 WKL1为高低跨分界,钢筋混凝土梁跨度 10 米,梁截面为 350*1800,对这部分结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我们项目的重点控制目标.二、质量控制措施2.1、支撑系统对于大截面混凝土结构施工来说,支撑是一关键。确定本工程使用Φ48×2。7钢管排架作为结构的施工支撑,模板面板采纳15厚普通胶合板.立杆间距为750mm,梁底增加2根立杆。其中梁内龙骨布置6道,内龙骨采纳40×90木方.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纳双钢管Φ48×2。7。对拉螺栓布置3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50+500+5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500mm,直径14mm。施工时严格根据已有模板施工方案搭设施工,由专人在现场负责.确保施工的质量。2.2 混凝土的浇筑:本工程屋面结构采纳汽车泵送商品混凝土,先施工柱分项,后施工梁、板分项。由于高低跨大梁是整个屋面结构的关键部位,而且梁截面大,梁断面为350*1800,施工荷载大,荷载传递困难,受混凝土温度和收缩应力影响易产生裂缝,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若采纳一次浇筑混凝土方案,施工时模板的垂直支撑负荷太大,梁下的楼板无法直接承受其荷载。为减轻支撑的负荷,在不影响屋面高低跨 6 轴 WKL1 梁混凝土的质量情况下决定,利用叠合梁原理将 6 轴 WKL1 梁的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即第一次先浇筑 1-6 轴低跨部分梁板,6 轴 WKL1 梁浇筑高度至 0.9 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70%时,再浇筑第二次混凝土即报告厅 6—8 轴梁板。利用第一次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原有支撑体系共同支承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形成叠合梁,且低跨部分结构施工架子体系不能拆除,必须在报告厅屋面梁板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毕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拆除,以解决屋面高低跨梁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2。3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根据现场情况,屋面高低跨梁分二个阶段浇筑,施工时沿高低跨交接处大梁中部设有施工缝一条,如下图;施工缝处理方法:在砼浇筑完毕后,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凿除洁净,钢筋表面粘结的砼、水泥浆用清水洗洁净,待二次浇捣时,现在施工缝表面铺设20mm 厚水泥砂浆,再进行浇捣.2.4 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用刮尺刮平,待混凝土初凝前用抹子将混凝土上表面压实,并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