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 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也许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成继发龋。2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措施,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合适消毒、最终严密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增进根尖病变愈合。3.残髓炎:属于慢性牙髓炎,临床特点常体现为自发性钝痛、放散性痛、温度刺激痛.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许炎症根髓或多根牙遗漏了未作处理的根管。5.retrograde pulpitis 逆行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的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也可由局限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此型牙髓炎的感染走向与一般由冠部牙髓开始,逐渐向根部牙髓进展的牙髓炎方向相反,故名为逆行性牙髓炎.4.窝沟封闭:是窝沟龋的有效防止措施。封闭剂作为一屏障,使窝沟与口腔环境隔绝,制止细菌、食物残渣及其酸性产物等致龋因子进入窝沟.含氟封闭剂有屏障和持续释放氟,增进再矿化的双重作用。5。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物质以及机械作用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锋利、时间短暂。牙本质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 40 岁左右。6 根尖诱导成形术:牙根尚未发育完毕期间,牙髓已经感染、坏死、分解或已经有根尖周病变,则牙根停止发育,采用促使根尖的形成或封闭的治疗措施。7 再矿化治疗:用人工的措施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再矿化,恢复硬度,使初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措施。8 牙髓切断术:是指切除炎症牙髓组织,以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保留正常牙髓组织的治疗措施.9 逐渐后退法:选用能深入根管达牙本质牙骨质界的初尖锉,确定工作长度,由初尖锉逐渐扩大到主尖锉(比初尖锉大三号),由预备根管尖段,到预备根管中段及冠段,最终畅通整个根管的预备措施称逐渐后退法。合用于直根管和轻中度弯曲根管。10 鸠尾固位:固位形的外形似斑鸠的尾部,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构成,借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治充填体从洞底呈水平方向脱位,一般鸠尾峡后牙为颊舌径的 1/4—1/3,前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的 1/3—1/2。11 获得性膜 acquired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