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施工部署和工艺1。1 施工准备(1)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这种设计已列入法律规范而被广泛使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各构筑物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2)施工后浇带是在整个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3)设计采纳在施工中留后浇带的做法,以便将原来“超长”的平面“化整为零",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约束应力(混凝土的收缩、竖向荷重差异过大时产生的变形应力)释放,而持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结构又“化零为整“大量减少了上述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减少了过多的设置永久性变形缝。1.2 后浇带设置: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度 400、500mm ,C30、S6 抗渗混凝土;地下车库顶板,厚度240 、280 、320 、340 、360 、400mm ,C30、S6 抗渗混凝土 ;剪力墙厚度为 300MM 、,C30、S6 抗渗的混凝土。后浇带宽度 800mm .楼栋地下室底板、顶板与主楼交界部分均设有后浇带(见后图) 。1.3 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顶板、壁板均设有后浇带.由于底板、墙板与顶扳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均为双层双向钢筋,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且须设止水钢板,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特别是与一期接口的后浇带, 连接长,工程量大。由于与二期相隔的时间较长,原砼面长出青苔,钢筋生锈厉害,基础施工中难免碰撞,大部分钢筋变形扭曲,施工中钢筋除锈、调直及接口清理是一大难点.所以后浇带的留设和施工处理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1.4 对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要求(一)、对后浇带的要求:1、根据设计及法律规范要求,伸缩后浇带在二侧砼龄期达到 60 天后,经设计部门认可后进行浇筑.2、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完成、沉降稳定后,提供沉降观测数据,后浇带后浇时间一般为两个月,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并满足沉降稳定标准(两侧沉降差小于 1~2mm/月) ,经设计院认可后进行浇筑。3、所有后浇带应采纳微膨胀砼浇筑,后浇带砼强度等级比二侧砼高一级(+C5)。4、后浇带留置部位钢筋应连续不断,为防止钢筋因锈蚀而削弱,后浇带的板中均布置双倍钢筋。5、后浇带企口采纳粗糙的木模,本工程采纳市场的商品” 快易收口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