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厦门国 中心桩基础平面图.2、现行《建筑桩基技术法律规范》(JGJ94-94)。3、中建三局《质量手册》。4、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法律规范(GBJ59-99)。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黄厝村西北面,拟建的 中心桩基设计为预应力高强砼 PHC 管桩(A 型),桩外径 500mm,壁厚 100mm.采纳静压桩机成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R=2200KN,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850KN,压桩力为 2700KN。桩端持力层为轻砂质粘土⑦或残积砾质粘性土层⑨。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总桩数 281 根,其中抗拔桩 185 根,抗压桩 96 根。本工程地质概况如下:泥质砾砂②、轻砂质粘土⑦、残积砾质粘性土⑨、强风化花岗岩⑩。三、施工工艺及主要及准备: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 →复核桩位→桩机就位→挂吊桩钢丝绳→起吊桩→桩尖入土、稳桩、双向校正→初步加压→检查校核桩身垂直度→正式压桩→观测、校正桩身垂直度→作压桩记录→稳桩→成桩→移机进入下一根桩。为避开挤土效应,施工中应选择合理的压桩方向,原则上由中间向四周施工。当相邻桩中心距≤3。5d 时,须采纳跳桩施工。2、施工准备(1)施工机械选择: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功率数量1静压桩机ZYJ—800150KW1 台2二氧化碳保护电焊机KRⅡ—35016。2KW2 台3水准仪ZH·ET21 台4经纬仪 JD21 台5潜水泵25-30 米1。1KW2 台6镝灯4KW1 套7电弧焊机1 台8吊车16T1 台(2)测量放线根据工程测量控制点及设计图纸的有关数据,测量标定各桩位的中心位置,打入钢筋头,其上系上红色线绳作标志,须常常用经纬仪对各桩位进行复核。在测量放线并经自检合格后,请监理予以复核。(3)管桩的堆放管桩堆场应选择离施工区较近、运输方便的空地。管桩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叠层堆放时应在垂直于管桩长度方向的地面设置二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 0.2 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的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桩尖向同一端,堆放层数不宜超过 4 层。(4)管桩质量检查管桩进场须具备出厂证明及合格证,并根据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要求及外观质量要求对管桩进行检查评定,严禁不合格的管桩用于工程上。具体要求见附一、附二;四、施工方法:1、桩机就位桩机就位前应了解场地是否有足够的承载力,若承载力小于 15T/m2,则必须采纳处理措施.桩机就位前还应检查测量放出桩位点是否因桩机行走而被破坏,如被破坏还应重新测量标定.桩机就位后应认真检查调整机座与机架的水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