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 2024—2024 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茅箭区实验学校 阎萍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一改以往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 应该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落实好数学课标的要求,我做了如下探究:一、新课的引入要激发兴趣,唤起旧知,引发探究。(1)新课的引入应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现实情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体验。比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教材上呈现的是北京申办奥运会时 ,各申办城市图票结果,显然学生对此很陌生也不感兴趣。为此,我结合今年 8 月在北京举办的 2024 年奥运会,这一全国瞩目的大事,出示了这届奥运会的金牌榜:中国 51 枚、美国 36 枚、俄罗斯 23 枚、英国 19 枚……借此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一现实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课题。(2)、重视计算教学中的复习铺垫。我们认为,计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知识,就需要 20 以内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知识;再比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就需要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知识……,一些计算知识的探究是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计算教学前的复习铺垫可以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旧知。为新知的学习打下铺垫,是构建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选择合适的引入方式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做到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设置复习铺垫,情境创设能引发兴趣,激起探究热情。二、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 课标中提到的“提倡的算法多样化", 应该从“多样化”和“优化"两个层面来理解。所谓“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化”,是学生不同个性和不同思维结果的展现。所以在引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过程中,就需要老师能有更多的尊重和鼓舞。而“优化”是指“个体的优化”,它是在多种方法的比较中所产生的相对性.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方法中,以“尊重、接纳、欣赏”呼唤孩子的思维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沟通整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实现算法的最优化和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