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 : 班级: 姓名:《生 物 化 学 与 生 物 分 子 学 实 验》 —-分 子 生 物 学 设 计 性 实 验 开 题 报 告实验课题: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克隆及表达指导老师:作者姓名:所在院系:小组编号:小组成员:完成时间:成都医学院 Cheng Du Medical College题目: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立题依据: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进展和广泛应用, 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 使外源基因进行表达、阐明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或者通过与染色体基因组进行稳定整合,将生物性状传递给子代动物的讨论方兴未艾[1]。1.选材: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第一个用于重组蛋白生产的宿主菌,它不仅具有遗传背景清楚、培育操作简单、转化和转导效率高、生长繁殖快、成本低廉、可以快速大规模地生产目的蛋白等优点。而且其表达外源基因产物的水平远高于其它基因表达系统,表达的目的蛋白量甚至能超过细菌中蛋白量的 30 %,因此大肠杆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蛋白质表达系统. 2.基因标记技术 基因标记技术是近年来进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荧光蛋白基因在标记基因方面由于具有独特的优点而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现已被普遍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讨论的各个方面.荧光蛋白是海洋生物体内的一类发光蛋白,分为绿色荧光蛋白、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2]。3。绿色荧光蛋白从水母(Aequorea victoria)体内发现的发光蛋白.分子质量为26kDa,由 238 个氨基酸构成,第 65~67 位氨基酸(Ser-Tyr—Gly)形成发光团,是主要发光的位置。其发光团的形成不具物种专一性,发出荧光稳定,且不需依赖任何辅因子或其他基质而发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入宿主细胞后很稳定,对多数宿主的生理无影响,是常用的报道基因。 【实验目的】 讨论绿色荧光蛋白(Greed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讨论意义】讨论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基因克隆和表达。通过质粒重组形成所需要的重组质粒 pET-28a—GFP,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体内,通过酶切、PCR 及用 IPTG 诱导检测是否在大肠杆菌体内诱导表达成功。根据电泳结果及荧光现象得出结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体内成功诱导表达。GFP 的应用特点 检测方便:不需要外加底物和辅助因子,用内眼就可以观察到,在长紫外光照射下特别美丽,以此作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