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多数都是学生,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某学校的一个真实故事: 某校初三某班学生张×、王×,在楼梯间遇上初二学生黄某一路人,说说笑笑,对自己不屑一顾,便怒火中烧,抡起拳头就给黄某几拳,并说:“你小子狂,不教训你,不知道什么叫老实。”黄某敌不过。败下阵去,头上顶起青包,既不去向老师报告,也不去教室,却去街上买回一把水果刀。第二节课下课时,在楼梯间等张王二人,结果就给他们胡乱地砍伤了几个口子,幸好在殴打中被老师撞见,制止了更为严重的事件发生。当老师问张王二人为何出手伤人时,他们竟说:“看不惯他小子”。看不惯就打人,这是什么逻辑?当问黄某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时,他说:“反正挨打了,告诉老师也打不回来。不如砍死他”。当双方家长到校时,结果双方家长又闹得不可开交。就此事而言,虽然在学校调解了,不能不说已经是非常严重了,若不加以教育和制止,难免他们今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首先,我们来找原因。我们通过了解学生本人,发现了如下问题,应当是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些原因:1、青春激变期的骤变与躁动。生理方面:未成年人,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未成年人,他们生理上处于激变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他们肌肉力量显著增强,脑基本成熟,神经系统结构上基本上与成人没有多在差异,但是大脑的兴奋抑制过程需到十六七岁以后才逐渐平稳,脑和神经系统完全成熟还得到 20---25 岁以后。到初中阶段,由于促进发育的脑下垂体及肾上腺分泌激素的影响,加强了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既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学习,以使他们情绪容易激动,而难以控制。所以出现了初三黄某买水果刀砍人,不顾一切后果,这正是主观原因所致。在心理方面,他们感知能力、注意观察能力,记忆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强烈地要求独立自主,喜欢怀疑和争论,不轻信盲从师长,好冒险争奇,喜求新求刺激,但又不够成熟,缺乏经验,知识不足,往往陷于武断和偏激,易草率从事,不顾责任和后果,只顾一时痛快,常动怒争吵,打架斗殴,以至于违法违纪。据统计,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期是12---15 岁。正如案例中的张某、王某打人事件,就是易冲动,心理不成熟的表现。2、父母的“身教”与“溺爱”。经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我发现:这两家的家长,本身就游手好闲,好惹事生非,打架斗殴,不够遵纪守法。长期 如此,势必传染给孩子。特别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