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第一章 税收筹划基础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税收筹划的基础,掌握税收筹划的原则和步骤,掌握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 税收筹划的原则和步骤。教学难点 税收筹划与躲避缴纳税款、欠税、骗税的区别。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导入新课课堂授课课堂练习课堂答疑第一节 税收筹划的概念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印度税务专家 N。J.雅萨斯威在《个人投资和税收筹划》一书中认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W。B.梅格斯博士在与他人合著的、已出版多版的《会计学》中对税收筹划做了如下阐述: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被称为税收筹划……少纳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另外,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的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主要是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投资采纳租用还是购入的方式以及交易的时间等。讲述法(10 分钟)举例法(10 分钟)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课堂授课课堂练习课堂答疑税收筹划的合法性是指税收筹划必须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这里的合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遵守税法;二是不违反税法.任何违反法律规定、躲避纳税责任的行为都不属于税收筹划的范围。在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做出采纳较低税负方案的决策是纳税人的正当权利。用道德的名义要求纳税人选择高税负,不是税收法律的本义.事先性 税收筹划的事先性是指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涉税事项所做的规划和安排。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产生货物和劳务税纳税义务,在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产生所得税纳税义务,在财产取得之后才产生财产税纳税义务等,这就为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事先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假如纳税义务已经发生,纳税人再通过种种手段减少应纳税款,则被认定是违法行为。 风险性 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的,这就使未来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可能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纳税人的经营行为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有可能是由于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使得原来的最优方案变成次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