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全面总结1. 初学翻译要求:一、忠实;二、通顺。P62。 汉译英的基本功:就使用英语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 拚法正确。怎样拼写,不可忽视。二、 合乎用法.一个词怎样用,和哪个词连用,很有讲究.三、 句子平稳。也就是说每个句子都是合乎语法的。怎样读懂原文(一)单词释义:一(二)识别短语(三)理解句子结构,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有时甚至要参看历史材料。P21/P143. 代词:总的说来,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因此,英译汉时,有些代词可以不译.汉译英时则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代词,特别是物主代词。P254. 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里是两个非常活跃的词类。英语有些词的用法和汉语是一致的,用起来不困难。但也有些词,特别是副词,用法和汉语不同。P275。 把握全篇而后译.翻译大体上分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要读懂原文,光靠从词汇、短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去弄懂,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握全篇 所谓翻译,是翻译意思,而不是翻译词句。只要抓住了意思,译文在词句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译文在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在语言上要 readable 这样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 P36/p456. 重复与代称:英语不喜爱重复,假如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用代词来代替,或以其他手段来避开重复。汉语不怕重复,连续使用某个词语是常见的事。汉译英时要千方百计避开重复,多用代称;英译汉时则要少用代称,多用实词。英语有时在句子里先出代词,然后再出它所指的人或物。汉语一般总是先出实词,然后才用代词 p607。 我国的翻译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释道安:主张直译《四阿含》《阿毗昙》,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和弟子僧肇 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 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他的译法虽然灵活,态度却很谨慎。因此他的译文既准确又流畅.C.玄奘:倾向于直译,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玄奘是唐高僧,俗称唐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曾游学天竺,回国后翻译了大量经卷。 P1018. 严复在《天演论 . 译例言》里首次提出了 " 信、达、雅 " 的翻译标准。在我国近代翻译 理论中最有影响的,天演论原文: T 。 H.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他 还翻译了《 原富 : A 。 Smith,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