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88 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44 例患者行瑞芬太尼联合异氟烷静吸麻醉,实验组 44 例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后舒张压(DBP) 、收缩压(S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PaO2)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 DBP、HR、SPO2、PaO2高于对照组患者,但DBP 小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手术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麻醉学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单肺通气是现代麻醉学中的重要组成,主要是指对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利用非手术侧肺并通过支气管导管的作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1]。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的患侧肺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炎症分泌物感染的情况。本文选取 2015 年 1 月至2016 年 1 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88 例,并对其中的 44 例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发现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88 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44 例患者中,男性 21 例,女性 23 例,年龄 21-70 岁,平均年龄(53.2±1.9)岁。实验组 44 例患者中,男性 22 例,女性 22 例,年龄 22-70 岁,平均年龄(52.9±1.8)岁。经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 方法术前 0.5h,所有患者均肌注 0.5mg 阿托品以及5mg 咪达唑仑。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均对患者的静脉通路进行开放并对其行常规的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行瑞芬太尼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静脉滴注芬太尼 3ug/kg、丙泊酚 1.5mg、琥珀胆碱 1.5mg/kg 进行麻醉诱导。患者气管插管后,为了对麻醉效果进行维持,需要吸入 1.0%-2.5%异氟烷以及50%氧化亚氮,并对患者静脉泵注瑞芬太尼 0.2ug/kg,并间断静脉滴注维库溴铵 0.03mg/kg[2]。在进行单肺通气的时候,需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