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部计件工资制度1 目的建立标准工时与工作方法设计、改善、及时联动及维护机制,法律规范工时补贴申报、核准及考核流程。2 适用范围工程、装配、财务、人事行政等涉及薪资成本核算等与产品工时制定、评审、修订及核算相关的部门及人员。3 术语和定义3.1 估算工时估算工时是指试产及首批量产前 IE 工程师无法深化细节地对产品各工序进行测算,是结合经验性数据及估算法额定的工时;因新产品试制及产品首批量产的数量较少,估算工时不作为基准。3。2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指在适宜的工作条件下,利用最适合的操作方法,以一个普通熟练的工人用正常的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时间并加上一定的宽放所得的工时;在量产阶段,IE 需深化各工序进行测评、讨论,排除各种浪费并考虑可改善之处,所得到的精准、可信赖、而且可重现的结果称之为“标准工时”,标准工时为管理的基准.4职责4.1 工程部 IE 工程师: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工序分析与讨论,通过科学化方式制定标准工时,消除动作浪费,实施工艺改善,优化标准工时,对工时补贴申报过程予以监管、核定损耗工时及判定补贴工时责任归属部门;4。2 装配部统计员:统计、核算员工工时,及时、准确、真实申报工时补贴;4.3 财务部成本会计:负责工资结算、成本核算及工时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及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实施成本改善措施,提高效能;4.4 人事行政文员:负责新工人入厂培训期工作的跟进及装配部计件工资、补贴工时核算过程的监督和相关责任处罚。5工时制定5.1 在新产品试制、首批量产阶段,由 IE 估算工时,经工程部主管批准;5.2 在量产前期 IE 应按规定要求在第二批量产后最后一次修正并发布标准工时(且一、二次量产数量不少于 2000PCS),经工程部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在排拉表中注明排拉标准周期及标准工时。6工时联动6.1 当工作方法、作业标准等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标准工时应予以调整,调整由 IE 提出,报工程部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6.2 因生产员工积极性等非客观因素影响,标准工时不更改;6。3 各类产品标准工时原则上每年度检讨一次,由 IE 提出酌情予以修订,报工程部主管批准后执行,特别产品标准工时的修订,由 IE 制定方案,报工程主管审核,厂长批准。7工时补贴7。1 新工培训:新工人在上岗前给予 3 天的培训期,培训期不参加拉线熟练工工时分配,期间按公班单独计发新工人培训薪酬,原则上不鼓舞新工人在培训期加班.培训用工由用人单位填报,经人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