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双非学校,本科期间没有什么奖惩经历,也没有专利论文,只有 2 年科研经历还没有做出成果,六级也是考了 3 次才通过,可以说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学生,能够一战成硕不仅是运气更多还是我背后付出的努力。我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认定目标就不喜爱放手,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我选择报考复旦这件事,我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因为没有人会信任我能考上,就是心中有想法有信念,然后踏实做。以下是我的考研经验,希望对学弟学妹有用。政治我开始的算早的了,因为我是大三期末考试结束刚好 7 月 5 号之后开始看徐涛的强化班, 我这个人比较心急,总是怕来不及,所以 40 天就在 B 站上 2 倍速看完了强化课,但是这个非常不好,因为我没有边看边做题目,导致我 10 月份才开始刷肖老师 1000 题选择题的时候英语PS:单词《王江涛 15 天搞定考研单词》前期、黄皮书附带的单词本(后期三轮真题的时候)、张健《黄皮书 1998-2024》、简易版真题物化+结构主要就是范康年老师编的教材和课后习题辅导。这 2 本书啃透就行,不需要其他辅导书, 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只会给自己加重负担。结构部分可以听听南开大学孙老师的视频课,讲的很简单,但是你的作业可能还是不会写,结构部分我觉得重在理解,但是可能很久都理解不了。这个都不用担心,因为大家几乎都不会,而重点都在物化,所以物化的内容一定要熟透,课后习题一定要搞懂搞透。(这里可以推举哈哥物化,有 10 年的物化教学经验,上的课比较适合考研学生,物化重点与教材谁编撰没有任何关系,不管哪个学校热力学动力学都是重点,这一点我觉得每个人应该都懂)考研的题目每年几乎都会有 6-7 题的课后习题,反正课后习题 1000+,你要是不搞懂,看到原题会不会要哭死。而且物化改试卷很严格,就是必须要过程结果完完整整正确才能得满分,否则就是 0 分,这一点一定要熟记于心。对于真题部分,可以参考近几年的,以往年份太久参考价值不大。PS:范康年《物理化学》、范康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哈哥物化课有机在我看来是一个知识点很散的学科,才开始学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办法整理框架,所以就需要不断总结,需要自己总结整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邢其毅的有机化学书不管第三版还是第四版都要反复看,最起码要看三遍,后面配的习题也要反复做。就是看谁用心看谁付出的多。对于真题部分可以参考南开、中科院、中科大的有机真题。因为复旦有机真题好像近几年已经遗失了,回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