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5S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运用

5S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运用_第1页
1/11
5S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运用_第2页
2/11
5S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运用_第3页
3/11
5S 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5S”法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医院手术室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讨论对象,根据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对比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比组实施普通手术室消毒、护士长定期巡逻、检查管理系统;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5S”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满意程度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比组(P<0.05);对比组护理满意度为88.33%,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护理管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5S”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患者的心理水平及满意程度,改善了血压水平。 关键词:5S法;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实施 手术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大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手术过程,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近年来,患者对手术室的质量需求也在不断提高[1],但缺乏护理管理方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使其满意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5S”法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法律规范、常自律”,因其英语和日语的首字母均为“S”,因此也简称为“5S”法。讨论表明,“5S”法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可以有效提升个人行为能力与转业素养,同时也能够促进科室法律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性进展,有助于推动护理人员的素养和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为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可持续性进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医院手术室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对其中60例患者实行一般护理管理结合”5S”管理模式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讨论对象,根据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对比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为22~63岁,平均年龄为(35.40±3.40)岁。对比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为(35.60±3.1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普通手术室消毒。护士长定期巡逻、检查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5S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运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