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进展,汽车 CAN 总线上搭载的 ECU 日益增多。各汽车制造商车型因策略不同 ECU 数目略有不同,但据统计平均一台车约为 25 个模块,某些高端车型则高达百余个。同时娱乐信息系统作为「人类第三屏」,交互体验正不断扩展,加上车联网程度的逐步加深,整车系统的通信数据量正在以量级增长。汽车电子领域迫切需要有一种全新的整车软件设计标准来应对愈加复杂的电子设计。为此,在 2024 年欧洲宝马为首几家 OEM 巨头与一些 Tier1 成立 AUTOSAR 联盟,致力于为汽车工业开发一套支持分布式的、功能驱动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方法和电子控制单元上的软件架构标准化方案,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 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整车软件系统可通过 AUTOSAR 架构对车载网络、系统存与总线的诊断功能进行深度管理,它的出现有利于整车电子系统软件的更新与交换,并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支持 AUTOSAR 标准的工具和软件供应商都已经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提供需求管理,系统描述,软件构件算法模型验证,软件构建算法建模,软件构件代码生成,RTE 生成,ECU 配置以与基础软件和操作系统等服务,帮助OEM 实现无缝的系统软件架构开发流程。AUTOSAR 的分层设计AUTOSAR 计划目标主要有三个:建立独立于硬件的分层软件架构为实施应用提供方法论,包括制定无缝的软件架构堆叠流程并将应用软件整合至 ECU制定各种车辆应用接口规,作为应用软件整合标准,以便软件构件在不同汽车平台复用AUTOSAR 整体框架为分层式设计,以中间件 RTE(Runtime Environment)为界,隔离上层的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与下层的基础软件(Basic Software)。软件组件 SWC VFB 与 RTE应用层中的功能由各软件组件(SWC)实现,组件中封装了部分或者全部汽车电子功能,包括对其具体功能的实现以与对应描述,如控制大灯,空调等部件的运作,但与汽车硬件系统没有连接。在设计开发阶段中,软件组件通信层面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虚拟功能总线 VFB(Virtual Functional Bus),它是对 AUTOSAR 所有通信机制的抽象,利用 VFB,开发工程师将软件组件的通信细节抽象,只需要通过 AUTOSAR 所定义的接口进行描述,即能够实现软件组件与其他组件以与硬件之间的通信,甚至 ECU 部或者是与其他 ECU 之间的数据传输。因此软件组件只需向 VFB 发送输出信号,VFB 将信息传输给目标组建的输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