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FDI外贸易关系实务论文

FDI外贸易关系实务论文_第1页
1/14
FDI外贸易关系实务论文_第2页
2/14
FDI外贸易关系实务论文_第3页
3/14
FDI 外贸易关系实务论文 摘要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与中国外贸总量及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 FDI 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进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对外贸易贸易商品结构 1FDI 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学观点 1.1 替代论:贸易替代 俄林(Ohlin,B.G)等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区际间因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国际流动两条途径来缩小,直至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前者称为直接均等,后者称为间接均等。自由贸易代替要素流动,间接促进国际间生产要素价格趋于一致。当国际自由贸易出现阻碍时,国际贸易量就会减少,从而扩大了生产要素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别,进而会促使要素的国际流动。这时资本流动将会替代商品流动,由此达到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 蒙代尔(R.Mundell)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的生产要素的绝对和相对量完全一致,资源实现了最合理的利用和最大限度的福利,并不存在引起要素流动的原因。假如满足要素均等化及两国有相同生产函数的条件,贸易与资本的流动有完全替代的关系。且资本流动越自由,替代国际贸易的作用就越大。资本跨国流动较之商品流动更能自由,更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本资源,并直接起着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以蒙代尔等为代表的关于 FDI对国际贸易的替代理论有效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个国家之间发生的直接投资。 1.2 互补论:贸易制造 迪克西特(Dixit)、克鲁格曼(Krug?鄄 man)等人认为,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资本交易和对外贸易都是不可能完全自由的,因而存在不完全的替代。不论是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还是国际间商品,都不能消除各国间要素和商品相对稀少的状态。 邓宁的 OIL 理论认为,企业可以根据所拥有的优势(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商品出口、技术许可和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方式中进行相应选择。因而根据这一理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并存的。 小岛清(KiyoshiKoiiman)认为,生产要素移动虽然减少了商品的稀缺性,从而减少了国际贸易的机会,但另外一方面,生产场所的开辟与建立,会制造新的贸易园地。他提出,国际贸易是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的,而国际直接投资也应按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扩大两国间比较成本的差距,制造出一种新的比较成本格局,从而使得投资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在更大规模上进行,扩大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FDI外贸易关系实务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